数据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年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更是高达80%。
一些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1月21日,《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有关,从而间接促进主要不良血管事件的发生。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患者,尤其是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考虑检测幽门螺杆菌。
他们认为,在一般人群中,将筛查和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一种潜在干预方法,是不应该完全放弃的。但是,这种措施的费用效益比严重限制了使用。
该Meta分析纳入13项相关观察性研究、共2298例受试者,其中1360人幽门螺杆菌阳性。
分析显示,与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相比,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差距为0.07 mm,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差异为0.08 mm,但左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无显著差别。
来源: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Carotid Intima and Media Thicke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1 Jan 2022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版权归原作者